技術服務

一、找礦技術方法和地質信息處理

       自80 年代以來,礦產地質勘查工作轉移到以尋找隱伏礦為主的新階段。如何正確選用和發展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技術方法和將大量的地質物化探數據以及衛星遙感資料進科學、快速處理,提取有用信息,是勘查界極為關注的研究領域。據此,我院(所)找礦技術方法和地質信息處理研究,除完成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外,還取得以下顯著的科研成果。

       1. 地球物理勘查技術方法   

       2. 地球化學勘查技術方法   

       3. 地質信息處理系統     

       4. 數學地質     

       5. 綜合找礦方法技術     

 

二、地理信息系統(GIS)的應用與開發

       地質勘查行業是最早將地理信息系統(GIS)用于采集、檢索、統計、分析與處理地學信息的行業之一。我院(所)早在1987 年的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中就開始探索、研究將地學矢量圖形數據、柵格圖形數據與其屬性數據相結合的數據處理與分析,研發具有GIS 基本功能的軟件系統。經過近20 年不懈的努力,在地質科研勘查與城市建設通用的GIS 應用領域中已獲得多項成果,并培養出一批具有GIS 技術應用,在多種領域內的技術專家。

       由于GIS 技術的發展與廣泛深入的應用,現在不少重要的地質勘查項目中都嵌入了3S(GIS、RS、GPS)應用技術,使項目的前沿科技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科研勘查項目所涉及的成礦區帶的地質、地球化學、地球物理、遙感等信息的采集、處理、分析與綜合的可視性與準確性大大增強,成為野外地質人員快速分析不可或缺的技術手段。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先后完成了北海市城市建設信息管理系統、廣州市供水管網信息管理系統、科技部下達的城市管網信息系統和北祁連銅鎢金礦多源地學信息系統以及有色重點成礦區帶礦產勘查信息系統等大型綜合系統的研制開發。目前正在開展國家科技部下達的基于GIS 的金屬礦山地質災害預警系統的開發。

       1. 北海市城市建設信息管理系統(1994-1997)    

       2. 廣州市供水管網信息管理系統(1997-2000)     

 

三、分析測試

巖礦分析測試是礦產勘查和地質科研工作的重要技術手段。為適應分析測試樣品的復雜多樣,各類元素又有不同精度要求,應用從美國引進的J.A96-750 原子光量計(48 道直讀光譜)、荷蘭P.W1400X射線熒光光譜,日本Z8000 原子吸收光譜以及光柵攝譜、原子熒光、氣相色譜、液相色譜、示波極譜和其它化學分析等手段,開展了30 多個方法試驗研究專題。制定了50 多個主、次、微、痕元素的配套分析方法。其中,XRF 測定多種類型地質樣品11 項主、次元素化學富集、薄樣測定巖石土壤中15 個稀土分量,ICP 溶液法同時測定24 個常、微量元素;無焰原子吸收法測定土壤中痕量元素Au、Ag、Tl;氣相色譜、離子色譜法測定包體中氣、液成份等。這些方法試驗的技術指標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其應用也多處于本系統領先地位。同時,還承擔了有色地質部門制定規劃、規程、調研等化驗管理工作,提交一批管理方面的成果。

       上述的試驗研究方法和化驗管理方面的成果,參與或為主獲得部級科技進步和科技成果獎共7 項。其中,獲地礦部頒發ICP 直讀光譜測24 個常、微元素標準樣科技成果1 等獎(合得),獲有色總公司科技進步和科技成果二等獎1 項、三等獎4 項、四等獎1 項。

       由于裝備了適用性較好的分析測試儀器,并開展了大量方法試驗研究,形成了較強的測試能力。我院(所)是承擔國家的一級標準物質GSDI 一8系列提供定值數據的早期參加單位之一。共為39 個國家級地球化學標準物質報出30 多個元素準確可靠的分析數據。1991 年經國家有色評審組考核計量認證,國家技術監督局批準為一級實驗室,命名為“有色金屬北京礦產地質測試中心”。1991 年研制成功國家一級標準物質“銀礦石中銀成份分析標準物質”(GBW07255—07260)。該系列標準物質(一套六種),其特性量值可靠性經專家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得到國家白銀基金委員會的獎勵,1994 年獲有色總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

       多年來,完成了大量巖石、礦石全分析、多元素分析以及大量化探樣品和礦山金、銀查定樣品、外驗樣品、包體和環保樣品,并承擔國外巖礦多元素分析任務和化探新方法研究的絡合物提取液樣的測定任務。特別是1985 年以合同方式承包了新疆阿爾泰地區13000 件化探分散流樣品測定Au、Ag、Cu、Pb、Zn、W、Sn、As 等17 個元素的分析任務。按時保質保量地報出24 萬個數據,為該區進行化探異常評價做出了貢獻。

一分快3-助手